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54|回复: 59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bsp][$nbsp][$nbsp][$nbsp]怒江,本没打算冬天去,可是晃着晃着到了大理,又适逢春节,就想着去看看这个即将消逝的风景线。
[$nbsp][$nbsp][$nbsp][$nbsp]因为在苍山右肩撞伤了,所以当背起那个75L的大包时,肩膀非常地疼痛,只好继续在大理休养了几天,并把大包寄存在大理,临时去买了个30L的小包,于16号出发去往怒江。
[$nbsp][$nbsp][$nbsp][$nbsp]怒江冬天两岸景色较单调,不如夏秋天,枯水季节江水比较平静却很绿,而雨季江水汹涌澎湃却较混淆,所以啥时候最合适看你喜欢什么了。坦白地说,怒江现在去玩玩还可以,再过两年真的不好玩了。现在已经有很多不是原汁原味的了,当地政府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做了很多工作,一路的所见所闻,既让我遗憾没有早点来,又让我庆幸没有更晚点来。

2月16日
[$nbsp][$nbsp][$nbsp][$nbsp]下关--六库。
[$nbsp][$nbsp][$nbsp][$nbsp]从大理至怒江州首府六库,班车很多,但都在下关,共有三个客运站,客运北站在大丽路,离古城最近,只有上午九点一班车,汽车客运站和下关客运站都在建设路,挨得很近,汽车客运站也只有上午九点一班车,而下关客运站从九点开始到下午三点多有多班,分普通中巴及高直快巴。票价从50到70不等。
[$nbsp][$nbsp][$nbsp][$nbsp]从古城到下关坐班车需要半小时左右,在玉洱路坐8路车可经过客运北站,在建设商场站下车后到建设路往西走两三分钟可到下关客运站,五、六分钟可到汽车客运站。在博爱路坐4路车也可以到下关,走滇藏公路,不过终点在下关新桥附近,离客运站很远。
[$nbsp][$nbsp][$nbsp][$nbsp]从大理到六库行车需要5小时左右,大约200公里。
[$nbsp][$nbsp][$nbsp][$nbsp]六库有两个客运站,六库客运站在怒江大桥以东即穿城路上,而泸水客运站在怒江大桥以西,过桥沿向阳南路往南步行七、八分钟左右,新建不久的,应是泸水县政府刚从鲁掌镇搬到六库镇后才建的。
[$nbsp][$nbsp][$nbsp][$nbsp]六库住的地方有很多了,据说最好的是怒江宾馆,以前是60一标间,现已重新装修过,120一标间起,在怒江大桥和向阳桥之间有一新建的三江宾馆,50一标间,一边对着公路,一边对着怒江,泸水车站边有很多便宜的住宿。因为我到的时候下雨了,背着包的肩膀也开始生疼,本来打算去百花岭找住的也搁浅了,匆匆住到了三江宾馆,这是出行以来,住的最贵的一次了。住这里也好,可以近距离接触怒江,也比较容易等到两个约好的伙伴。

2月17日
[$nbsp][$nbsp][$nbsp][$nbsp]百花岭村过年。
[$nbsp][$nbsp][$nbsp][$nbsp]一早六点多被陈明和酉昔的电话吵醒,原来她们已于凌晨坐夜班车从昆明抵达六库,现正在六库客运站与一班驴子们偶遇,正商量着一起包车去丙中落。
[$nbsp][$nbsp][$nbsp][$nbsp]匆匆起身赶去,因为是大年三十,从六库到丙中落和贡山的车票已卖完了,最后两张到贡山的票已被其中的一对驴子先订到。很多人包括酉昔赶着进去过年并在初二翻越碧罗雪山或走察瓦龙,于是商量着包车。其实陈明和我都没有翻碧罗雪山的打算,本想慢悠悠往里走,不想这么匆匆忙忙,但图个都是驴子一起包车热闹,且人多包车站的中巴比外面的小面的安全舒适,也就同意了一起先进丙中落,但是这样就错过了初二六库的澡塘会。车站能够提供给我们13人的是一辆18座的中巴车,班车去丙中落是65/人,我们原本想13人平摊18座的也可以,即1170,可惜车站里的人一开始还好说,后来一个冒似领导的在抓住我们急于进去的心理,竟然开价1800,多次交涉后仍坚持1600的最低价,本来就不想赶路的陈明和我首先不同意,另外两个来自深圳的驴子也跟着退出,包车失败。大家一拍两散,六个来自重庆一伙的去外面找了辆小面的700,两个订到去贡山票的就先去贡山,另外两个不知道后来怎么进去的,而陈明、酉昔和我按原计划去百花岭村过年,初二去看澡塘会。
[$nbsp][$nbsp][$nbsp][$nbsp]在车站附近坐一辆小面的去百花岭村,10元/人,头一天晚上我问过客栈的老板也说是要10元,所以没有太在意,后来到百花岭村时听说平时只要6元/人。
[$nbsp][$nbsp][$nbsp][$nbsp]百花岭教堂在当地很有名,主要还是傈僳族村民们自发的四声唱法,成为去怒江游玩的一大特色之一,这可是不用乐器伴奏的最自然的原声唱法,高中低音结合,非常原始好听,但要赶上好时候,一般上周日一天及周三、周六晚是他们的聚会时间,因为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圣诞节是他们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nbsp][$nbsp][$nbsp][$nbsp]在百花岭村随便找了一户傈僳族人家,兄弟俩人家挨得很近,他们安排我们吃在他们家,住在教堂。
[$nbsp][$nbsp][$nbsp][$nbsp]先吃了一些石板耙耙,即把懦米捣成饼状,用炭火烤着吃。中午在哥哥家吃饭后,坐了夜班车的陈明和酉昔要补觉,我则一人沿教堂边的小路往里走,路上一条小溪一开始还是很漂亮,走了一段后爬上了一个小山坡,有些地方光秃秃的有些地方也是低矮树木,很轻易地上了山顶,也就400来米吧,在山上给家里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下到山脚时才发现把太阳眼镜弄丢了,因为上下山时都是没有路的,所以也就不知道丢在哪里,而说好的五点钟去人家家里吃年夜饭,也没时间返回去再找了。在山上看到远处还有一个小村落很漂亮(龙塘村),打算第二天去走走。
[$nbsp][$nbsp][$nbsp][$nbsp]晚上在弟弟家吃的年夜饭,饭后仨人出村子往下走,到怒江边小坐。
[$nbsp][$nbsp][$nbsp][$nbsp]村子里大部分都是傈僳族人,大多数信基督教。适逢星期六,一起去教堂,实际上我们主要是去听百花岭四声唱,而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讲些什么我们当然听不懂,即使是圣经和赞美诗也是傈僳族语的,他们的文字实际上就是把英文字母正着写、倒着写、反着写,然后三三两两地组合就是一个文字,比如说,“OK”旋转一百八十度后的写法就是“年”的意思。散会后还观看了他们跳舞,在教堂外的空地上,一人在前面弹吉它领唱,一班人边唱边跳,很有意思。夜宵又吃了耙耙和烧烤。晚上我问和我同住的教堂的管理人,路上那么多甘蔗都没人看管,不怕外人拿卡车来运走吗?他笑笑说,顶多路人摘一两根吃吃,不会有人那么无聊的用卡车偷甘蔗。这天晚上我从弟弟家拿了一本书来看,叫《走进怒江》,是当地旅游局的人给他们做了三天的免费培训后发的,村里很多人都参加了。
[$nbsp][$nbsp][$nbsp][$nbsp]以前看网上的功略都说当地的人很热情好客很纯朴,但是去的人多了,又经过了培训还是那样吗?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2月18日
    百花岭--龙塘--百花岭。
    今天是周日,又跟着他们去教堂做礼拜,听四声唱,散会时碰到了王老师,一看就是外来人,于是我们上去邀他中午共进餐。中午吃饭时闲聊,才知道他是一报纸副主编,也来自深圳,50多岁了,走过许多地方,摄影爱好者。因为他也要去看澡塘会,进丙中落,于是我们约定一起包车。
    午饭后王老师去听四声唱,而我们仨人则徒步往龙塘村走。路上看到一班小朋友在玩自做的木头车,从坡上往下滑,很有意思。
    到村子里一户人家小坐,那个十七岁的小朋友带着我们溜达了一下,因为在外面打过工,他的普通话较好,也比较善于和我们沟通,而另外几个小朋友就很斯文,我爬上屋顶找他们聊天,一开始只是看着我不说话,后来久了才慢慢与我交流。感觉上这村的人比百花岭村的更纯朴一些。
    从百花岭村到龙塘村沿着土路慢慢玩,一小时左右就到了,再往里一些,还有个情人谷,如果有时间进山还会有条几十米高的大瀑布,可惜我们没去。在情人谷那还有一条出去的路,不走来路回去的话,据那小朋友说需要三个小时左右才能回到百花岭村,后我们沿此路走了一段后遇上一叉路口,直走上坡,而右拐下坡,问当地人说右拐可去百花岭,于是我们右拐,但走着走着路变小变没了,因为前一天我走过教堂边的溪谷,且方向也对,所以酉昔就提议沿溪谷回去,我本来是想走左边的山路的。这样也好,三个小时的路程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估计在叉路口直走是正确的大路,但确实拐远了,所说要下到公路再从公路走回百花岭。
    晚上又去听四声唱,他们说晚上另外有客人。果然在散会后,来了两辆车,说是从玉溪来的。村民们专门为这帮人表演了四重唱和舞蹈,我们就又多看了一次。
    据说以前在百花岭傈僳族人家里吃住是不给钱的,但现在经过开发的可不这样了,我们问吃饭的那家要给多少钱时,他们先说不用了,再说看着给吧,然后说一天一百,共两百。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但即然已经开口了,不好意思不给。据他们说以前那些来玩的人给两三百,四五百的都有,也许是这些大方的人,促成了他们日渐膨胀的心。
    

2月19日
    六库--登埂--知子罗--福贡--贡山。
    早上按三人商量,按10元/床/晚给住宿费,这种得厚着脸皮的事我只有自告奋勇了,果然去问那个负责人时,他一开始说不用了,然后看着给吧,我也就不等到他报价,不客气地掏出60元给他了,他也没有推辞就接钱走了,明显地看到他有少许的失望。
    从百花岭村出来到路边拦车,看到很多辆车进村,果然如村民们所说的,每年初二开始,来游玩的人会很多。
    40元拦了辆的士去登埂,据六库有12公里,主要是去看看澡塘会,本来也想下去泡一泡,但是到时看到很多人直接用洗发水等到的在水里,水特别脏,也就没了兴趣。在此也联系上了事先约好的王老师。
    澡塘会在怒江边,有多处50度左右的天然温泉,每年农历初二到初四会有许多傈僳族的人拖家带口来洗浴,据说办了几百年了。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凑热闹的看的人比泡的人多。
    除了洗浴,还有歌舞、上刀山等表演,及荡秋千、溜索等可玩。趁他们精精有味地在看人家洗澡,我到远处去看溜索了,一小伙子很热情地上来打招乎,说来回10元,他可以带着我玩,我笑着拒绝了。因为不像景区内的有缓冲措施,所以溜到终点5~10米处会停下来,然后人倒挂着两手抓着钢丝往岸边走,我的右手已经使不上力,只有遗憾放弃。
    没有耐心等到上刀山表演就走了,本来以为一些个老头爬爬刀子做成的梯子也不是很有意思,反正早就看过了。后来看电视新闻才知道原来还有一20岁不到的小姑娘也不甘人后爬了天梯,据说她也练了很多年了。我可后悔了,早知道就留下来多看会儿,看着一小姑娘光着脚丫子踩在磨得光溜溜的刀刃上,暗暗替她捏把汗,一定看到很有意思,可惜啊可惜。
    这天几乎所有的车都是往返于登埂和六库的,所以我们想包辆车去知子罗也非常地困难,一辆小面的喊1000,400,200的都有,最后四人花了450元钱到了知子罗然后去福贡再到贡山,出发时已下午四点钟了。
    路上经过了飞来石和腊玛登景区。
    在飞来石,大家对先有房子后有石头,或先有石头后弄个假房子争论不一。而腊玛登景区的虎跳石有点类似于上虎跳峡的,只是石头小些。
    车子过匹河乡不久,有一往右的叉路可通往知子罗,此路一直往山上爬,路况很差,来回两个多小时才看完了老姆登教堂(傈僳族最老的一个教堂)及废城(原碧江县,原怒江州政府所在地,后州政府搬到了六库),天已全黑了。
    一路赶车到了福贡,吃了个晚餐后直接到了贡山,此时已夜里一点多了,因为天黑,沿途错过了溜索及石月亮等景点。
    本来还说要不要再包车进丙中落,因为晚上进去可以省掉50元的门票费,但大家太累了,且那样会错过怒江第一湾和桃花岛,此提议作罢,在贡山找了个40元的标间住下(本来至少60元一标间,此时王老师的作用太大了,经验十足的他,拿出记者证晃晃,楞是把价格压下来,我们算幸运的,这天人还不多,后来听说第二天那些人连住的都很难找到,标间至少100元起)。
    错开春节,平时都会有多班班车从六库发往福贡或贡山,去丙中落的在六库车站和泸水车站都有一班。另外也会有小面的可去,一般上包车150元可到福贡,300左右就可到丙中落,很多车是没有正规牌照的,他们说也没人管。
    从六库到福贡再到贡山有200多公里,柏油路段,路况还好,车走需五六个小时左右。一路上在怒江边走,两岸分别是高黎贡山山脉和碧罗雪山山脉,美景无限,直到审美疲劳。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2月20日
    早上起来找早餐和去丙中落的班车,酉昔看到路边有一昆明的中巴,车上坐的大部分是穿冲锋衣的,于是上去搭话,得知他们也要去碧罗雪山后,跟着他们走了,途中她也曾多次与迪麻洛的向导阿洛联系,阿洛对这天气翻越碧罗雪山去中甸也没有把握,原来初二出发的队伍也未有行动。而陈明、王老师和我则都没带装备,按原计划去丙中落然后徒步到秋那桶。
    实际上到了贡山后一般上有四条路线,最常规的是到丙中落后徒步到秋那桶,二是从丙中落到察瓦龙,三是到迪麻洛翻碧罗雪山去中甸,四是进独龙江。进怒江后几乎所有的驴子都会去秋那桶看看;因为从丙中落到察瓦龙沿怒江边的公路已修通,很少再有马帮走原来的小路翻山去察瓦龙,而从察瓦龙到察禺的公路也只剩下几十公里未通了,据说今年10月份左右会通,那时进藏又会多了一条通道吧,但那条茶马古道啊,是否就从消失?翻越碧罗雪山有几条路,从知子罗过去只有5个小时左右,但只有从迪麻洛过去才是最艰苦也是驴子们所追求的,需要在山上牛棚过一个夜,因为刚刚下了雪的缘故,这几天是翻不了的;独龙族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少数民族,因为大雪封山,每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能够与外界来往,冬天想进去当然不太可能了,道听途说中,进独龙江很快也要收门票了,谁知道呢,反正要去的也要抓紧了,至少现在他们还保留着非常原始的习俗,不像怒江边的,早就被汉化了。也许在今年或明年的九、十月份我会考虑去走进独龙江。
    从贡山到丙中落班车早就涨为10/人,春节和平时一个价,中巴车,新修的柏油路,路况比福贡到贡山的还好。一车上就我们三人不是本地人,快到收费处是,我们与卖票的商量,冒充是他的亲戚,躲过了50元的门票,然后连车费按30元/人给他。应我们三人要求,在怒江第一湾时司机把车停下来给我们拍照,停了十多分钟,车上的当地人都无怨言,估计是早就习惯了。
    过了第一湾还有个桃花岛,怎么看着这更应该被称作第一湾,毕竟更靠近上游且那个湾与第一湾很像,这里已看得几丙中落了,走路过去也就10分钟不到了。
    在丙中落吃午餐时,与别的驴子交流后,王老师和陈明还想第二天坐车进察瓦龙,沿怒江边走,有100公里,但路况极差,风景极好,光坐车需6小时左右,停停走走需8、9小时,在察瓦龙住一夜,然后第二天再坐车出来。从察瓦龙已出来的驴子们笑说,需要把全身的零件全部拧紧了才能进去,而且需要买个麻袋把背包罩住,否则太脏了,他们坐的是运货车,120/人,坐在车后厢的人肯定是难受。我则一直向往着走茶马古道去察瓦龙,对坐车进去本来就无啥兴趣,也在胆心着我的肩膀能不能挨得住,但当时还是表示如果包车方便,可以陪他们一起进去玩玩。王老师出去联系了一辆越野车,200元/人,是一个叫蚂蟥的人开的,他在丙中落开了个酒吧,正打算拉个车队,包下丙中落到察瓦龙这条路线呢。但第二天他的车已满员了,需要过两天等他的车出来才有空闲。
    本来就打算多玩两天的我当然高兴了,又不用赶路了。午饭后,我们把包寄存在小店,然后徒步去秋那桶,13公里的路,有说需3小时走完的,需5、6小时走完的,反正这一路肯定是走走停停拍拍,多少时间已无所谓。
    在丙中落大街上往前走有一叉口,右拐写着“石门关”的才是我们的要走的路线,一路上风景无限,抬头就能看到雪白的雪山,低头就能看到碧绿的怒江,路两边伴随着石棉瓦的房子及油菜花等各种植物,夸张点说就是抬起相机就是一张明信片。
    大约一小时左右来到了甲生村,也就是网络上常说的重丁村,因为不是周日,重丁教堂关着门,再往前走两步就是丁大妈家。王老师亮出记者证,找丁大妈开教堂的大门。早几年在网络上盛传的和蔼可亲的丁大妈,已是一副非常傲慢的态度,驴子们的栖息地丁大妈家,也已新建成一新房,成了明副其实的农家乐,普间60/间。院子里停了很多辆车,棚下吃饭的看打扮都是些休闲游的,看来网络上鼎鼎大名的丁大妈家,已非驴子们的首选,倒是通了公路后,成了游客们的栖息场所。
    重丁教堂新翻建不久,倒不如老姆登教堂及知子罗的教堂有看头。
    再往前走了大约一小时到了石门关,一个路上最知名的景点,但是太大了反而不是很好看,不好拍,个人感觉还不如中虎跳的那个。
    过了石门关走一个小时左右到了四季桶村,过四季桶桥时发现比较漂亮的四季桶河,这里所说的河实际上都是些溪谷,水从山上沿溪谷流入怒江。因为前两天下过雨,四季桶的路有一段非常的差,没有办法只有沿路边的石头走,而湿了的石头又非常滑,稍不留神就会滑入路边的田里,还好,不是水田。
    从四季桶往前走不到一个小时,看到江对面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村庄,这就是传说中的五里村,官方地图上为雾里村,如果从五里村沿溪谷再往里走还会有一个碧汪村,这两个村庄是保存得比较原始的,所有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外加当地自产的石棉瓦--就是就地取材,把山上的石头切成片。我们几个约定当天宿秋那桶,第二天再在周边游玩,第三天出来去五里和碧汪村看看,然后回丙中落,第四天去察瓦龙。
    因为太阳在下山,半阴半阳下的五里村不是最美的,有一帮驴子就在江这边露营,要第二天早起拍晨雾中的五里,见识过他们的十来个大炮筒,也就不奇怪了。我们匆匆拍完几张照片后,再走十来分钟到了朝红桥,很好认,路上唯一有两座桥的地方,老的木桥只能走人已注明是危桥封掉,新的涂了红色的漆可通车。过桥往北的大路才是通往秋那桶的路,往南小路则是通往五里村方向,也就是我们在江对岸看见的村子。
    过朝红桥大约一小时到了秋那桶公社所在地,因为天已黑了,我们没有按原计划走到秋那桶教堂,也不能到余新明家住宿。陈明眼尖看到路边有一地方写着住宿,而王老师也问村民哪里有住的,他们也带我们到这个地方,石蘑菇客栈,直到上了楼我才看到这客栈的名字,很不明显。过了丁大妈家后里面就只有这么一个客栈,去年十月份才开的,生意不是很好,因为大家看了网上的功略,到了秋那桶后大部分直奔余新明家,那个丁大妈的亲戚。
    老板人很好,在王老师的软磨硬磨下答应20一个床位还包晚餐。新房共有六个房间十六个床位,因为没有其他人住,我们三人选了楼上的三个房间一人一间,呵呵,还装有太阳能热水器,不过当时还没有完全弄好,王老师去洗了后说水太小了,没法洗。因为当天有一帮人打算要住下又走了,使得老板杀了一半的鸡便宜了我们和他的几个亲戚,后又开车进来了一家三口。老板是白族人,原先是村里一小学的校长,现在在教育局工作,他的女儿跟着妈妈是独龙族的,是我一路上见过的最乖巧最懂事的小朋友了,也许是因为代表独龙族去过上海参加过手拉手活动,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了,说话做事像个大人,极能关心人,为他人着想,却又不失小孩子的天真,她说最大的愿望是去北京上大学。
    原公社主任也一起在吃饭,一直在敬我们酒,并邀我们饭后参加锅庄舞。
    跳锅庄舞并没有限定是哪家组织,高兴了就会有人组织,围着炭火可以跳一通宵,当晚刚好有一家人有亲戚回来探亲,于是我和王老师也跟着老板父女俩去凑热闹,陈明则留在客栈休息。刚到院子还没拉开架势跳舞呢就被主人家灌了一大杯杵酒,一种用玉米、青稞等多种作物酿成的米酒。跟着瞎蹦了两下后手有点疼,就手不动只脚动了,后面一个人老是喊我放开跳,手舞足蹈起来,普通话很是不准所以我听得不是太懂,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又不好解释,跟着转了两圈后就进屋烤火了,刚进屋又被灌了一大杯杵酒,我在暗暗祈祷可别再来一杯了,不然我真倒下了,那味也不是很习惯。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2月21日
    秋那桶村公社--秋那桶村
    早上起来喝了酥油茶和吃了油条,继续往里走,大约半小时到尼打当河,过森尼打拉桥,这里有一条上山的小路。继续半小时左右到秋那桶河,过都那桥,此时出现叉路,过桥往左继续沿怒江走是去察瓦龙的,右边上坡是秋那桶村子,路边有秋那桶峡谷的牌子。而未过桥有一小路往右,那才是公路修通前的村民们一直在走的路,也是早期马帮必经的一段路。路上碰上了一老头,一问才知就是余新民,正在放羊呢,向他了解了一些情况,他说如果现在要走茶马古道去察瓦龙还是可以的,大约三天时间;他儿子余贵生也有一部越野车,去察瓦龙人够的话来回只要30/人;他们家昨天住了几十人,大部分打地铺,25元/人包早晚餐。
    因为看了功略实际上对丁大妈和余新明都没什么好印象,通过这次交谈又让我改变了对这老头的看法,至少比丁大妈看顺眼多了。
    告别了余新明又继续往里走,大约半小时后到了余新明家,很好认,沿引水渠上去看到一个新修的厕所,那就是他们家了。再往上些是秋那桶教堂,这是个天主教。中午在余新明家吃饭,素菜6元一份,荤菜20元一份,他们家还是很热闹的,几乎是所有驴子们的必经之地。我很好奇地问,就这么大点的房子昨晚几十人怎么睡的?他家人回答说地铺,晚上把桌子移开些,可以睡十几二十个人,看着这个白天做为厨房做饭炒菜,又供给驴子们吃饭,还有炭火在中间燃烧的地方,晚上收拾收拾就可以睡那么多人,我无语,他们也是无奈,可谁让大伙都往他们家挤呢。我们也很庆幸昨晚没有再赶路进来,不然一路上玩不好,还会睡不好。因为在路上时疼痛加剧,我跟他们要了云南白药气雾剂喷在肩上,没想到手疼得差点拿不了筷子。吃完午饭后继续往初当村及贡卡村走,一开始我们没有走教堂后的比较好走的大路,而是沿溪谷走小路,路上看到了许多个小的水电站,这些都是当地的村民自家的,有钱的人家一家一个,没钱的就没电用了。我意识到这条路不对,但不管了只能继续走,然后看到向左向右都有小路,就走向右的小路翻回了村子,但在山上看到对面也有一个村子,后来才知那就是最高的贡卡村,如果走向左的山路上山就是了。而这边再往前20分钟左右是最里面的初当村,此时我的右手已痛得不能再走了,想拍照时已举不起相机,按不下快门,只能左手单手拍照了。此时一直在犹豫的我终于下定了决心,马上往回走,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大理,察瓦龙不去了,五里村碧汪村也不去了。王老师和陈明及其他一帮驴子们还在往里走,我则独自一人往回到石蘑菇客栈睡觉,只有躺着的时候手才不会痛,这小小的一段路,我竟然走了差不多三小时,因为走快了手会很痛。
    晚上他们回来了,王老师说里面的村子更美,更原始。客栈里又多了四个客人,两对从昆明自驾而来的游客,女的是两姐妹,大家一起吃火锅,还是鸡肉火锅,外加许多配菜。王老师跟我说余贵生的车子有些问题,去不了察瓦龙,只能回到丙中落坐蚂蟥的车,而我只能说抱歉,不能陪他们去了。吃完饭小坐一会儿又回去睡觉了。
     
2月22日
    秋那桶--丙中落--贡山--福贡--六库
    早上起来后老板给我们准备了酥油茶和蛋炒饭,最后算钱时我们三人共给了150元钱,相当于吃住每人才25元/人/晚。头天晚上还可以说是占了人家的便宜,这第二天晚上老板是特地为我们杀了一只鸡,还两次为我们准备了早餐,我们只有自个儿主动每人加10元钱给他了,而那两对昆明夫妇共给了100元,相当于两顿饭才花了20元钱,鸡肉火锅啊,还有酒。
    饭后我搭他们的车回丙中落,而陈明和王老师徒步去五里村,先走了。等我们车到朝红桥时,王老师他们两人也刚刚走到,于是他们六人一起进五里村看看,我则坐在桥头等候,晒着太阳的我才发现帽子忘在客栈了。碰到了另外六个人也是从秋那桶出来的,闲聊中他们住在教堂边的一户人家里,10元/人/晚也是打地铺,但窗户漏风钻进睡袋还觉着冷,吃的按5元/人/餐给的,他们也会进五里村看看,下一个目的是腾冲。
    一个小时左右他们出来了,只有王老师一人没出来继续往碧汪村走,那个坚强的老人啊,我只能说抱歉了,本来我无论如何都要陪着进去看一看的。回到丙中落后谢过那两对夫妇,我去小店取了我的小包,此时突然感到很悲哀,就这么点路,我把大包寄存在了大理,到了丙中落又把不足10斤重的小包寄存了,到了秋那桶后差点连腰包都扔掉。想想我背着个小包,俩女的和一老头背着大包的情景也蛮好笑的,也只有脸皮厚如我的才能扛得住了。
    没有吃午饭就坐了丙中落到贡山的车,到了贡山后已两点多,去六库和福贡的班车没有了,就去坐了小面的去福贡,30元/人,够5人就走。路上车每一颠簸对我都是一个煎熬,只有假装看风景来分散注意力。途中经过石月亮乡,我问新上车的一妇女还有多久可以看到石月亮,她说路上看不到,要到观景台上才能看到。将信将疑中,我减少了频频回头看的次数,一次无意识的回头,却还是看到了,一闪而过,那个与介绍中完全一样的,40米左右直径的穿透了高黎贡山的山洞,差点被那老娘们骗了,而同车的另几人就没我好运了。
    五点左右到了福贡,一说起来刚好同车的五人都要去六库,于是司机继续送我们去,40元/人。走了一大半时他家伙把我们卖给了另一个司机,他自己开车回福贡了,走了一段后我才发现水壶忘在那部车上了。
    到了六库后已八点多了,马上去车站已没有当天的票,于是买了第二天的高快直巴,71元,我可不想再坐那普巴了,到处停,什么鸡鸭鹅呀,喂猪吃的菜啊的都会搬上车,来时我可受够苦头了,因为那时我正坐在车门边,那老太太直接把一捆菜叶扔在我脚上了。
    
2月23日
    六库--大理
    经过五个小时左右的煎熬,下午三点钟回到了下关,提早结束了我的怒江之行。现在的怒江已开发很严重,是否仍值得一去很难说了,不过寻合适的季节去下独龙江,或者去翻越碧罗雪山,或者走茶马古道去察瓦龙,还是很好的选择,可惜我进来了,这些线路却一条未走,来得不是时候,走得也太匆忙。
发表于 2007-3-2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睡虫小弟,玩够了有合适的早点带来深一起爬山多好,我真不放心那的姑娘欺负你一个人
补充一句,有两个人的或全家的照片也给传几张来吧
发表于 2007-3-2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匆匆走进了睡虫的心情日记,又匆匆离去~~~~~|)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安鸽 wrote:
睡虫小弟,玩够了有合适的早点带来深一起爬山多好,我真不放心那的姑娘欺负你一个人 <BR> 补充一句,有两个人的或全家的照片也给传几张来吧


安哥放心了,姑娘们欺负不了我,一直是一个人在走,暂时还没有两个人的或全家的照片啊,等有时一定传哈
发表于 2007-3-2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好久不见
发表于 2007-3-3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难得睡虫码了这么多字,真够自虐的。很平实的心情日记,让我看后羡慕中有几分惆怅

套用一句2007年流行语,睡虫,你太有才了~~~~~
发表于 2007-3-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在08大银屏的讨论贴灌水时,就知道你会赶上澡塘会前年在云南就听怒江的朋友讲起澡塘会的热闹,并邀请偶去怒江做客,可惜时间关系遗憾错过~~一直没找到机会去弥补!羡慕睡虫~手臂好了吗?现在到哪了?

另外请问一下,你说的那个王老师很像我一个朋友,不知是不是叫王晶华?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风雨断肠人 wrote:
难得睡虫码了这么多字,真够自虐的。很平实的心情日记,让我看后羡慕中有几分惆怅 <BR> <BR> 套用一句2007年流行语,睡虫,你太有才了~~~~~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用左手,好不容易右手能动了,闲着也是闲着,瞎写呗,有你这文学少年在,俺们写点东西都诚惶诚恐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老气横秋 wrote:
在08大银屏的讨论贴灌水时,就知道你会赶上澡塘会前年在云南就听怒江的朋友讲起澡塘会的热闹,并邀请偶去怒江做客,可惜时间关系遗憾错过~~一直没找到机会去弥补!羡慕睡虫~手臂好了吗?现在到哪了? <BR> <BR> 另外请问一下,你说的那个王老师很像我一个朋友,不知是不是叫王晶华?


我也没赶上澡塘会的精华,因为是白天去的
这段时间一直在大理养伤,哪也去不了了,还好这两天右手可以打字了.
那个王老师叫王谷元,是个资深老记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百花岭的竹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竹林小道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这里也有油菜花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百花岭教堂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教堂后的小溪谷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爬到山上看百花岭村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听百花岭的四声唱,墙上的就是傈僳族文字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匆匆走进了怒江,又匆匆离去

看傈僳族老少们的跳舞多开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6-28 02:10 , Processed in 0.6059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