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40|回复: 7

【五岭穿越】之萌渚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萌渚岭七日六夜 <BR>  <BR> BY: ruirui  <BR>  <BR> 此次国庆活动起源于过客的创意--组织五支队伍,穿越五岭。实际有三支队伍成行。我们这支队伍由过客领队,雨川副领队,队员是:过山风、人在女途、carabao和ruirui。我们的目的地是广西湖南交界的萌渚岭。  <BR>  <BR> 出行前对穿越路线就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征求了贺州本地驴友的意见。讨论的焦点最后集中在穿越方向上:到底是走姑婆山--马鞍山--山马塘顶的线路呢还是反过来走?雨川是坚决的反走派,理由是反走可以溯溪登山马塘顶,增加了活动的精彩。特别当他提出山马塘顶是公认的萌渚岭的主峰,先登山马塘顶较稳妥时,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最终形成的路线是:从里松镇出发,登顶山马塘顶,再向西南方向穿越,登顶马鞍山和姑婆山。  <BR> 十月一日:几家欢喜几家愁  <BR>  <BR> [$nbsp][$nbsp][$nbsp][$nbsp]凌晨4点卧铺大巴抵达贺州城外,已经有好几辆摩托车在等候了。有3轮的,也有2轮的。吆喝着10圆一辆车,大家都没有坐车的打算。背上大包,往城里走去。摩托车跟上我们自动降价,过客怕同学们太累,征求意见是否上。都很坚持要徒步到城里,车佬们跟了一段,几经降价,看没结果,也就悻悻而返了。  <BR>  <BR> [$nbsp][$nbsp][$nbsp][$nbsp]约莫半小时就到了汽车站。女途独自去看车站的营运时间,要5:30才开门。过山风和过客在旁看了一家小旅社,三张床的房间,要价25元。进到房间大家倒头就睡。我感觉在车上睡的不错,想去洗澡。女途劝住我:“还是睡吧,你到一个新地方,是要兴奋点的。可今天还要爬山,就不要那么讲究了。”很有道理,这就是新老驴之别哦!  <BR>  <BR> [$nbsp][$nbsp][$nbsp][$nbsp]其实我一直睡得很醒,当雨川的电话响一声时,我唯恐吵醒大家,立刻按接,递给了朦胧中的过客。过客梦游般回一句:再睡睡,你自己找地方等等啊!五人继续呼噜。后来在对讲机中一阵叽呱之后,约好到8:00见面。  <BR>  <BR> [$nbsp][$nbsp][$nbsp][$nbsp]终于见到了名声响当当的雨川--是不一般:背的包鼓鼓囊囊,外面还挂满了衣服,绳索。没一处可见到包本色的地方,这时啥食品都没装,就接近50斤了。当说到不再采购公用食品时,雨川很不适应。当吃到他用高压锅做出的腊肠饭时,有些后悔没随雨川一块购入公共食品。也很可惜没有尝到他那超级大块,专程从德国带回来的瑞士巧克力。  <BR>  <BR> [$nbsp][$nbsp][$nbsp][$nbsp]大家在车站旁的一家早点店吃东西,同时也研究路线。最终决定乘车去里松镇,首先登顶山马塘顶。 <BR>  <BR>  在车站前左转后的十字路口,坐上了中巴,6元一个,10:00到里松(当地人读“从”)。立即被当地好奇,热情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每张地图前都是人头攒动,各种意见纷至沓来。甚至有个小伙子见地图很漂亮,还问你们是卖地图的吗,多少钱一张啊。见摇头,恍然大悟地来句--哦!是来夏令营的! <BR>  <BR> 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就是从这里可以坐摩托车去老屋冲岔路口,再往上就不通车了。摩托车8元一辆。  <BR>  <BR> [$nbsp][$nbsp][$nbsp][$nbsp]六人各自上了摩托。这一串载着着人和硕大的包的摩托,奔驰在收割间的田间小道,在当地人眼里成为一道异样的风景线。我们看着景,景中的人们却非常统一的向我们行着“注目礼”。在这样的礼遇中,不知不觉就到了登山口。  <BR>  <BR> 从起点我们就慢了雨川,女途,过山风一步。当我们下了车整理着包时,他们已经拐入山道,不见了踪影。我们就干脆自在行走罗。用过客的话--我们要将自在的行走贯彻到底。走半个小时,就坐在树阴下,看着山谷的植被,吃个橘子减减负。咦!这棵树枝叶繁茂,是个乘凉的好地方。又躺下喝口雪碧,清清凉,透彻全身的毛细血管。穿过树枝,看那湛蓝的天空,找着各式漂浮的白云。平缓一下喘急的呼吸,想像着此刻在家躺着的舒适。  <BR>  <BR> [$nbsp][$nbsp][$nbsp][$nbsp]我们仨,在后面拖拖拉拉,终究还是与歇息了半个多小时的前队会合了。他们仨正等得郁闷呢,呵呵。女途早就定好了5号回家,更希望是快点行走,计划也完成,工作也不耽搁。可遇上了我这头小弱驴,也是没了脾气,叹口气--等吧!  <BR> 雨川很认真地指出,象你们这样走能有意思吗。过客将自在行走给陈述了一番。在小桥的叉路口,雨川和过客对走哪条路各有选择。我们就地享受山风,过客到雨川选择的路上去看看,最后是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自己选择的路上。大家笑声一片,继续轻松前进。  <BR> [$nbsp][$nbsp][$nbsp][$nbsp][$nbsp] <BR> [$nbsp][$nbsp][$nbsp][$nbsp]在一个路口,前方有三条岔路。过山风探路的结果是下面两条路汇合成一条,当下决定走下面那条靠近溪水的,后来分析,上面的那条路应该是正确的山路。  <BR>  <BR> [$nbsp][$nbsp][$nbsp][$nbsp]没走多久已是正午时分,太阳也猛烈。眼前的小溪发出诱人的哗哗声,邀请我们的亲近。雨川架起高压锅,熟练地炒着腊肠,再放水和米煮。原来是这样做饭的,第一次知道。凡属什么饭,就要将那个什么先炒香。以后回家练练,再到山野漏一手。可那笨重的高压锅,怕时难背动。  <BR>  午睡后15:00开始下午的行程。先是走了一段很畅快的林间小道:两旁是高耸笔直,密密的杉树,完全遮住了骄阳。在这种路上行走,上升很平缓,完全没有了上午的惰性。很快小道就在密林中模糊消失,队伍选择了溯溪而上。石头上布满了苔藓,大包加登山鞋在上行走,要提起12分的精神。有时遇大石,无法逾越,就绕到密林中。女途一度在前开路,凭着感觉寻找着路。可山就喜欢开玩笑,越想去找到它,它倒变成了大峭壁,把我们继续推入溪谷。这一段溯溪用到两处绳索保护,虽然没有也可以勉强而过。可雨川总是做有十足把握的准备,将我们安全向山马塘顶接近!  <BR>  <BR> [$nbsp][$nbsp][$nbsp][$nbsp]最后在很直很平的峭壁处,一条瀑布的出现,洗涤了这一路上山下水的疲倦。我们也在此,在夜色即临时结束了溯溪。  <BR>  找到了一条山路时,天色已渐暗,可就没有找到很好的营地。过客和过山风找着一竹林的斜坡,用竹架起低处,虽然睡得人往下溜,可依然最快地扎好了帐篷。雨川和水牛只有在路的稍宽处,开拓一片来。两人顶着头灯,将路内侧的泥土铲平,将突起的石头挖出。而路的另一边就是溪谷了,把竹子编扎做好保护,固定帐篷以防滑下。  <BR>  <BR> 3个窝都编好了,成双地进入帐篷早睡了。这一日还是挺丰富多采的,很回忆过客和雨川一路的辩论!他们也各自满足了林间小道和溯溪的意愿。而我们融入山野,就是很愉快!!  <BR>  <BR> 第1日:  <BR> 行程:8.22公里  <BR> 上升:1045米  <BR> 下降:374米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五岭穿越】之萌渚岭

十月二日:悲欢离别  <BR>  <BR> [$nbsp][$nbsp][$nbsp][$nbsp]雨川一切从严,5:00准时叫醒大家,此时天还未见光亮。休息的还不错,从这一天起体能逐渐进入状态。  <BR>  <BR> [$nbsp][$nbsp][$nbsp][$nbsp]队伍在天亮时分出发了,速度比昨日快了许多。竹林太密,外挂了防潮垫的包经常要左右扭动才能通过。上到山梁垭口,又见天日。望远山连绵,逶迤磅礴。前方是一座遍布大石的山峰,当地人称三宝顶。听老乡说,以前山顶有一庙宇,香火颇盛,可惜现在已经完全废弃了。  <BR>  <BR> [$nbsp][$nbsp][$nbsp][$nbsp]全体队员在此处以三宝顶为背景合影,我欣喜忘形,不小心将相机弄坏了,很遗憾的没有照上全家福,更因此告别了此行的影像记录。  <BR>  <BR>  山路沿山腰右侧绕行,和GPS上的道路吻合了。越过山腰向下不久,就到了一条小河,河水纯净甘美,让人流连其间,忘却了疲惫。河边是为伐木而修的土公路,恰有3伐木工人经过。询问得知此地正是大瓮坪,土公路向上很快就是尽头,向下通向大黎村。越过此伐木道,沿一条小路上行,不久到达另一条伐木道,GPS判断需向左边小路修正。此时女途提出沿伐木道下撤大黎村。听到此话我就像被劈头一棒,一时不知所措。雨川提出陪同下撤,女途带着我们多余的东西,走向大黎村。  <BR>  <BR> [$nbsp][$nbsp][$nbsp][$nbsp]惜别后进入山间伐木小道,减负后的脚步明显加快了。4人的队伍冷清了不少。山道很清晰,行进半个小时后,GPS显示距红明村直线距离1.5公里,小道却到了尽头。找不到前行的路,队伍只好返回,走另一条向下的岔路。岔路上有不少野生猕猴桃可以捡,虽然个头不大,却香甜可口。此岔路走了20分钟后,路迹又消失在一个山头伐木点。此时我们已经明白:这些都是伐木道,是伐完木后原路返回的,而不是通达别处的。无奈之下我们继续原路返回。  <BR>  <BR> [$nbsp][$nbsp][$nbsp][$nbsp]返回的路上又一个伐木工棚,可以断定有些时间没人来了,很多东东都长霉了。棚子里米、油、盐俱全,还有一些没坏掉的红辣椒。小桶里的土猪油闻起来香喷喷的,让人食欲大开。此时已经13:20,顿时走不动路。大家心照不宣,操起家伙,炒菜做饭起来。  <BR> [$nbsp][$nbsp]棚下有溪,棚旁有桥,桥下溪水潺潺,山间虫鸣鸟叫。好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饭堂。  <BR>  <BR> [$nbsp][$nbsp][$nbsp][$nbsp]对讲机里传来雨川的声音:“大黎村根本没有车,路上摩托车只经过一辆,给40元都不愿带人,说是要下田收稻子。还得下撤20多公里到开山镇”。想着他们在烈日中暴晒,而且负重不少,真是辛苦了。  <BR>  <BR> [$nbsp][$nbsp][$nbsp][$nbsp]饭毕,留下10元钱和一张纸条。享受了山间的恬静后,队伍终于在16:00“忍痛”出发。终于折返到队友分开的土公路上,沿路下行。半小时后,听到摩托声,来者是大黎村的赵头学,受过良好的教育,字写得很不错,给我们画的图也很准确。他告诉我们,此处就有一条通往红明村的小路,是村民下山种田用的。而我们前面走的路并不错,只是现在少有人走,加上伐木道干扰,难以找到。  <BR>  <BR> [$nbsp][$nbsp][$nbsp][$nbsp]对讲机呼回前面的过客和水牛,队伍沿小路越过山顶,跨过小河,不久就看到瑶民正收割稻田。村民大多友善沉默,有一善言者,与之对话,言辞有趣,每每让人忍俊不禁。红明村地少,山间再小的平地也被开垦出来,种上稻子、黄豆、玉米、红薯等,真是寸土寸金呀。  <BR>  从这里去村子的路就很明显了,连续上行一个小时后,到了村边的土公路。过客拦下了几个骑摩托的小伙子,聊天问路。拿出地图,多半看不懂。有个叫邓金华的小伙子直白:“看不懂,是路盲。你们是生存大挑战的吧?”他留下了他和他哥的电话,他哥,叫邓金国,正是红明村的村长。  <BR>  <BR> [$nbsp][$nbsp][$nbsp][$nbsp]夜色中,我们在4只狗的狂吠中冲进了村长家。村长夫人很快煮好了一大锅饭,炒了大肥肉、大白菜、油豆腐等。村长家正盖新房,这些食物是为建房工人准备的,我们也算沾了光,呵呵。  <BR>  <BR> [$nbsp][$nbsp][$nbsp][$nbsp]和村长研究地图,商量好第二天给我们做向导。村长打包票:这路我都走了十几年了。  <BR>  <BR>  村长家可以洗澡,这一夜大家睡得可好?  <BR>  <BR> 第2日:  <BR> 行程:14.02公里  <BR> 上升:1453米  <BR> 下降:1347米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五岭穿越】之萌渚岭

十月三日:登顶山马塘顶  <BR>  <BR> &nbsp;&nbsp;&nbsp;&nbsp;昨夜和村长的2个女儿挤了一晚。虽然她们一个12岁,一个10岁,但还是蛮占位置的。夜里醒来几次,发现自己睡在小女儿的身上,但又无别处着身。小孩子们睡觉很会滚的,经常是床头睡到床尾。有时就睡横了,何时钻到我身底,也没弄清,只是因睡得不平整而醒。早上又被热醒了,身上盖的是村长夫人昨晚特意送来的新被子。小女孩们已经起床,好不容易可独享这张大床了。  <BR>  <BR> &nbsp;&nbsp;&nbsp;&nbsp;过客起床下楼把我叫醒,天色已经大亮。村长家在建新房,老房子全是大土砖结构,房顶是宽大厚实的树皮和青瓦。新房是水泥结构的,水泥运进来后,就地注成方型空心砖。村长家虽然没地,但看起来还是挺富足的。看的是卫星电视,用的电话是133开头的,像是微波传输的电话。家里养了远近唯一的一匹马,用来拖木材等活。在山边种了不少药材,还养了蜂。这里空气清新,水也没有污染,每家都用来发电。这样一劳永逸--水电都不要钱的!想着昨夜那小女孩的话就很有滋味:在睡觉之前,我准备关灯,女孩说:“我们这的电自家发的,不要钱,不用关灯的”。我一愣:“你们每晚都不关灯的吗?”。“是呀”。我也就没再关掉了。可城里的习惯,还是在晚上上洗手间后将它熄掉了。  <BR>  <BR> &nbsp;&nbsp;&nbsp;&nbsp;来到烧火的村长夫人身旁:“你看昨夜今晨麻烦你忙碌不少,你们这些食物都需要去买的,我们给点费用,你说个数吧!”“我们家经常来客人的,就不需要了”“那可不好”折腾了一会,没结果。我就回到房间整理包了。可这时夫人跟进来说“就每人给30吧”我大吃一惊“包括村长的向导费吗?”“向导费你再和他说”。心里咕咚着,也太不客气了吧。刚才过山风还说送了礼物接近50元,再给50元就够可以了吧。这个财务可不好当啊,我还是很厚脸皮的说到“我们走了很多地方,这样都是10元每人的”“哦!这样啊,那就一起给60吧”。我还能说什么,都打5折了。很有商业头脑啊!!  <BR>  <BR> &nbsp;&nbsp;&nbsp;&nbsp;吃过早饭,还不见村长影子。过客说“要他早点睡,就不睡,还在赖床吧”。话音刚落,村长从外面进来。原来为了带我们路,早早起来去安排好今天上木材的工作去了。见我们都准备好,草草扒了几口饭。别上柴刀,扛上火铳就出发了。4只狗也都争先恐后地跟上,特别是那只灰狗,早上出门打架,现在还不停的滴血,这时也挣脱束缚,向山上奔去。不愧是猎狗啊,虽然看起来就是土狗。  <BR>  <BR> &nbsp;&nbsp;&nbsp;&nbsp;9:10分告别了这一家的女人,跟上村长,在狗狗窜动中夹道而行。下到村中的小道上,小水沟盛满了清澈的山泉,绕过每家每户。想到丽江也不就这样吗,还多了那么多红灯笼和彩灯闪射。还是这种质朴的泥巴土路伴着清泉精神!  <BR>  <BR> &nbsp;&nbsp;&nbsp;&nbsp;迈在几乎只有牛脚印的山道上,上到了半山腰。村长指点我们昨日走的第一条,前往洪明的山路是正确的!只是在道路模糊时,需认准再走150米,就可以看到路了。但想来就少去了昨日那悠闲的中餐,也就发现不了内容更丰富的一条前往洪明村的桃花源般的路。还有瑶民们沿用了多少年,大圆木桶打稻子的方式。那真是一个可以泡上6人的大浴缸!一个人在里面游泳也挺伸展!  <BR>  <BR> &nbsp;&nbsp;&nbsp;&nbsp;山路上的牛脚印窝窝里落满了一颗颗的野荔枝,想起昨天拾稻穗的小男孩,捡了满满一袋,那时我们还不敢吃。昨天的野猕猴桃,虽然小小的,大家都断定是的,也敢吃它。味道不比那贵死人的进口猕猴桃差!此刻尝起野荔枝,很甜,但我嫌甜得太浓郁。可爱吃甜食的过山风,觉得很好吃!  <BR>  <BR> &nbsp;&nbsp;&nbsp;&nbsp;那我就吃辣,就象毛泽东同志当年与大毛子喝酒。你那伏特加我喝不了,我们就轮番比喝辣椒油!过客吃着村长家的腌朝天椒,竟然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喝水吐舌头咽饭。想啥呢,我爬山就是这样。特别是在上升时,氧气不足,腿力不济。我就开小差,胡思乱想。一不小心就可以爬到山顶。  <BR>  <BR> &nbsp;&nbsp;&nbsp;&nbsp;可是要慢点!快到山顶时,是一大片草甸,聚集了起码一个村的上30头黄牛。村长要吆喝着不知是什么词,牛就朝一个方向行成牛群。狂奔的气势,象美国印底安人在逮野牛。可想着野牛突然回头踩死人群的景象,我还是很谨慎的快速穿越了那片草甸山谷。  <BR>  <BR> &nbsp;&nbsp;&nbsp;&nbsp;11:25分我们登顶山马塘顶,顶上堆着几块大黑岩石,石块间插了一跟大臂粗的木棍,GPS显示最高点1787米。接近它时,突然大雾降临,蒙住了村长要介绍给我们的最美丽的远景。些许的遗憾也许是最美的!  <BR> &nbsp;&nbsp;快下山时,前进方向的雾散了。极目远望,底矮灌木加杂着大大小小的黑岩石。很快我们就下到了山凹,一路沉默的狗狗终于耐不住寂寞,找不到猎物,找条小牛开开心也不错啊!  <BR>  <BR> &nbsp;&nbsp;&nbsp;&nbsp;一家三口的牛儿,在山坡享受着阳光,啃着青草。其中的小黑狗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突然狂吠着挑衅小牛。小牛躲在牛爸爸身边,爸爸身体一侧,小黑跳开。好战的天性,再进攻。又被牛妈妈挤到了一边。急噪的连吠,招来伙伴。另外3只狗狗过来联手,终于吓得小牛离开了父母。朝山脊蹦去,一场牛狗赛开始了。小牛“哒哒哒”地逃,4只狗狗叫个不停的追。顿时山野沸腾起来!看着小牛的惊恐,我叫住村长召回狗狗。可这时的狗儿们完全不听使唤,尽情地撒着野!再看看牛爸牛妈还在远处的原地,若无其事地吃着草。也许是我瞎操心了,这也是锻炼小牛的难得机会呀!“哒哒哒”小牛又折回来奔向父母,随后是一群“汪汪”声,真是好玩。闹着将小牛送回到牛爸牛妈身边,狗狗们又象顽皮后的孩子,回到了我们中间,静静地跟着!  <BR>  <BR> &nbsp;&nbsp;&nbsp;&nbsp;下山马塘顶后,一路晴朗。来到了一洼石山中,当地人叫它坛子石--说周边全是石头,中间凹下而得名!的确是很有观赏性,用常规的介绍就是说象啥象啥。在这里村长所说的马鞍山的方向,与地图上的方向不符,是不同的2座山。可村长坚持说那就是附近最高的山,虽然地图上显示的不是。村长也只是说“你们这地图我们看不懂的,我们自己的地图才能看懂”。是这样的话,真后悔昨天没有看看他们自己的地图,可昨天也没听他说。在GG们商议的时候。我开始欣赏着这一片石山,应该是个动物园。俏皮的兔子,爬行的乌龟在上演寓意故事;还有个小驯兽师,长年的磨练,手中的鞭子斑斑驳驳;在那块竹林边的小沙地上,竟然鬼使神差地跑来了一头单峰驼;低头看我的坐骑,是一头还未发育完全的小毛驴。。。。。。!  <BR>  <BR> &nbsp;&nbsp;&nbsp;&nbsp;逛着逛着,又被拉回了来的路。过客一声令下“坚决按GPS的方向走”,村长将我们带回那片竹林。这路还真难找呢,来时就没发现那还有一岔路。这才是通往我们说的马鞍山方向的!  <BR>  <BR> &nbsp;&nbsp;&nbsp;&nbsp;时而走溪,时而穿越竹林。竹林中有很大口径的树兜,可想当年林木的茂盛。难怪村长说青山时动物如何多啊:青山时放野猪夹,返回取,可以夹到两头以上的野猪。可山民要找生计,将山中几十年的大树伐掉,就为了烧碳卖钱。想起村长夫人和小女儿的回答“砍掉的树,不去种自己会再长起来。所以子孙后代不用愁”。国家三令五申规定,不准乱砍乱伐。可地方上的官员,只要有市场上的老板来塞钱,也就当是没看见般的啦。地少的老百姓,也就靠伐树卖钱买粮。贫穷与发展是矛盾的,可老百姓是很乖的,主要是为官的引导问题。看村长家的经济作物不就搞得挺好吗。  <BR>  <BR> &nbsp;&nbsp;&nbsp;&nbsp;这是大问题,我也操心不来。就象当年梅里外转,那里的破坏更大。这里的树砍了还可以长竹子。可那里却成了秃山,有 的裸山戴顶小绿帽,都要被搭成的钢索桥,将树在山顶伐好,滑下来。也许这与中国人谈的绿帽子有关,所以一定要铲掉!全裸才痛快!!  <BR>  <BR> &nbsp;&nbsp;&nbsp;&nbsp;“咚”!什么声音,老在我思考的时候打扰。“看着--蛇!”原来是村长打死了一条蛇,最兴奋的数过客了“我还从来没见过真正的蛇呢”(看样子经常拿竹蛇吓女生)。村长很利落的穿好蛇头挂在了竹丫上,过客挑下来仔细认识了一番。这条蛇在我记忆中应该是叫“铁焊头”,剧毒。看它三角的脑袋,突然细下来,极细的尾巴判断就没错。没想到它的颜色极具保护色,和地上厚厚的干竹叶颜色一样。不是村长在前,我们应该发现不了 ,也许会有点危险!  <BR>  <BR> &nbsp;&nbsp;&nbsp;&nbsp;上到山腰的景色很美。对路的赞叹,过客发出了三遍“这种路走起来真爽!”路是被齐腰的茅草遮掩着的,但很平整。不停的上升下降,过山凹就穿竹林,上山脊就是茅草。就这么很有规律地交替前进着。天时晴时雾,经常给我们带来突现的美景。当你在雾中顾着脚前时,阳光会不示弱地来伴你一段,这时你必须要停下脚步。在雾散之处迸出一坐山峰,就象石花般在水中绽放。当你呆若木鸡般惊叹时,花儿还未完全开放又消失在雾中。  <BR>  <BR> &nbsp;&nbsp;&nbsp;&nbsp;踏着雾气过小桥,看准就好了。可狗狗有时却停滞不前,那只有对它说 “我先过吧!”它会让开,当人走远时,自我鼓勇气就跟了上来了。最调皮的那只小黑狗,在过桥方面是最胆小的,原来它才一岁。  <BR>  <BR> &nbsp;&nbsp;&nbsp;&nbsp;15:30村长必须返回了,他也不清楚前方的路。由于青山大部分都被砍伐,长出的全是竹林。猎物基本上没了容身之地,也没猎可打了。有了摩托车去揽活,很少人进山了。即使进,也不懂长点距离的路,只在附近的山里转转。  <BR>  <BR> &nbsp;&nbsp;&nbsp;&nbsp;完全进入找路阶段。找到了村长说的大土路,沿路而行300米,山洪冲断了路。我们切入小道,发现右偏太大,折回寻找左道。在折回时,过山风潜入一隐秘竹林,穿过被砍伐削尖的竹断。豁然一大斜坡草垫,正可以看到对面山。远处黛色的群山,衬托着近处一座相对独立的山峰。山有石才生动,石长树木有灵气。静静的景在雾气的流动中飘渺不定,心随之颤动!天色在浓浓袭来的雾中,暗得更快。风速加剧,雾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  <BR>  <BR> 天色渐晚,队伍回撤至土公路一避风处扎营,明天能找到南下的路吗?  <BR>  <BR> 第3日:  <BR> 行程:14.3公里  <BR> 上升:1449米  <BR> 下降:1257米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五岭穿越】之萌渚岭

十月四日:瑶族少年  <BR>  <BR> &nbsp;&nbsp;&nbsp;&nbsp;6:30醒来准备起床。过客说雾太大,今天主要是要找路,再等等。可到了7:00估计这雾是不可能散去的。还是爬了起来,带着头灯做着早餐。过山风和我的眼睛都有点肿,说是疲劳的表现。  <BR>  <BR> &nbsp;&nbsp;&nbsp;&nbsp;在能见度很低的大雾中,土路的另一头传来了人的交谈声。过客“嗖”地腾起,迅速跑过去。听到他们一阵交谈后,过客回来告诉我们是三个进山砍竹子的少年,愿意给我们带路。我们赶快装好包,于8:20跟上了三个瑶族小伙子。  <BR> 进入昨天我们出山的路,水牛强调地询问“我们要去的是附近最大的一条河”,少年们给出肯定的回答。于是我们放心地跟着三少年,重又踏上了昨日走了一遍的路。我们并不是盲目地听信,而是因为昨天村长在告别前,我们曾经进入了一条通往河的路。当时因为遇到岔路,村长不能肯定从哪条路走(因为他也没再往前走过),我们才调头上了村长有把握的大土路。  <BR>  <BR> &nbsp;&nbsp;&nbsp;&nbsp;雾气一整天都没有散开的苗头,穿行在茅草遮掩的小山道。我们的裤子很快就打得透湿,缚在腿上潮潮的,山风吹来寒气袭人。只有快速行走才觉得温暖点。在一个昨天我们都没注意到的小岔道,少年们说“从这边走”。浓雾中我们紧紧相跟,一小时后我们过到一片稍大点的竹林。那里有块很好的营地,扎上六顶帐篷足足有余,砍竹人还留下了火坑。如果不是刚起床,还真想住上一晚在这竹海之中。少年所说的大河就在竹林边哗哗流淌着,可GPS显示这条河是错误的,而且比较小。我们现在的位置偏离在正确线路的左边。昨天扎营前折回的路偏右,今天偏左,难道是中间那条我们曾经讨论过的路?记得昨天见到那条小岔路时,过山风说“这条看着没什么生气,还是走等高线的那条”。  <BR>  <BR> &nbsp;&nbsp;&nbsp;&nbsp;在溪水旁停下,顿觉全身凉嗖嗖的。三少年瑟瑟发抖地在拾着枯死的竹子,利索地搭好了火堆。用火机点着一张黑呼呼的东西,竹枝堆冒了几缕青烟便熊熊燃烧起来!围坐火堆烘烤着衣服,透过火苗这才看清楚三个少年的脸--非常的纯朴稚嫩。  <BR> &nbsp;&nbsp;&nbsp;&nbsp;一直在最前面带路的叫盘金湘17岁。当他看到镜头对准时,条件反射的将他那件打了几层补丁但依然露出肩头的衣服用手捂住:“还是不要照了,我的衣服很破”。  <BR> &nbsp;&nbsp;&nbsp;“没什么的,干活穿那么好是浪费”。过山风一路都是很耐心的与各省各族人民交流。  <BR> &nbsp;&nbsp;&nbsp;“那你们一天砍的竹子可以赚多少钱啊?”  <BR> &nbsp;&nbsp;&nbsp;“二三十块”。  <BR> &nbsp;&nbsp;&nbsp;“那还不错啊,离开过江华没?”  <BR> &nbsp;&nbsp;&nbsp;“没有。很想出去打工的”。  <BR> &nbsp;&nbsp;&nbsp;“如果一天砍竹子能赚二三十的话,还是不要出去的好!但走出去扩大视野还是有必要的。”  <BR> &nbsp;&nbsp;&nbsp;&nbsp;金湘羞涩地答着过山风的攀谈,时不时将遮住眼的头发甩一甩。按现在的眼光来 说这小孩还是挺帅气的,而且发型是谢庭锋的招牌式样。  <BR> &nbsp;&nbsp;&nbsp;&nbsp;坐在他身边比他小一岁的16岁的盘金松一声不吭,很顺手地往火堆中加着柴。18岁的盘维东的确要显得成熟些,与我们的谈话很自然,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显得也时髦不少,头发挑染了几缕褐黄色,而且还留下了手机号码。  <BR> &nbsp;&nbsp;&nbsp;&nbsp;衣服也烤干了,金湘很内疚地怯怯问道“你们要去的河到底有多大呢?”  <BR> &nbsp;&nbsp;&nbsp;&nbsp;“肯定要比这要大,你们对这里熟悉吗”  <BR> &nbsp;&nbsp;&nbsp;&nbsp;“我们也是第一次到这来,竹子砍好了要背到工棚,所以我们不会跑到太远的深山来。”  <BR> &nbsp;&nbsp;&nbsp;&nbsp;“那你们到家里有多远”  <BR> &nbsp;&nbsp;&nbsp;&nbsp;“要走上4,5个小时,我们进山就呆一个星期,带上一星期吃的”  <BR> &nbsp;&nbsp;&nbsp;&nbsp;其实他们就是背上一口袋米,菜就是黄豆,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炒着吃。青菜就是冬瓜。问他们吃过野猪没?说长这么大也就吃过一次,野鸡都没吃过。  <BR>  <BR> &nbsp;&nbsp;&nbsp;&nbsp;瑶族在移动性强的年代,吃的是山鼠河鱼,玉米野菜竹笋菌类,都是绿色食品。可这一行山鼠没吃到,挖山鼠(也叫竹鼠)的洞倒是见了不少,很大的一个坑。听村长说:挖竹鼠挖到洞里,它就呆呆地看着你,是不会跑的。听起来就象晚上去打麻雀,用手电筒一照都纹丝不动。  <BR> &nbsp;&nbsp;&nbsp;&nbsp;和三个少年渐渐熟悉,一路聊着。10:20到达那个没有多少人迹的小道。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我们进入了开路阶段,昨日的偏右今日的偏左浪费了我们4个多小时。我们要借鉴雨川的风格,朝着确定的方向点强行推进!  <BR> &nbsp;&nbsp;&nbsp;&nbsp;小路走了几十米在一个山坡消失了,可GPS显示我们要到的正确路和大河现在离我们最近,就在前方400多米(直线距离)。过客问金湘“我们要到前面那个地方,但没有路,你们有直接开路到达的经验吗”“当然有,我们经常会这样的”“那就太好了,辛苦你们开路带我们过去吧”。  <BR> &nbsp;&nbsp;&nbsp;&nbsp;山坡吹来的风,钻进又湿透了的衣服,已经不愿停留一刻了。三少年扛着扁担,提起砍刀,观察了一下地貌地形。选择了一片竹子,树木混杂的密林切入。我们小心的跟着,这种开路对后面跟上的人很危险。在负重的情形下垂直下降,潮湿松软的泥土夹杂着腐烂的落叶很容易摔倒。可这里是绝对不允许就势滑下的。开路的少年砍出的路上留下的都是锋利的竹茬。每当有人滑倒,大家立刻会迅速的提醒一定要稳。过客一次又一次地提醒金湘“能不砍的竹子就尽量不要砍”!  <BR> 就这样高度谨慎地下降到一处很壮观的瀑布组合--两山体成60度的夹角,两道飞瀑齐坠入一条溪流。过了溪水已经是13:20,饥寒交迫。一声令下“吃午餐”!可爱的孩子们迅速的生好了火。将大馕串在竹子上,拌着竹香,浇上炼乳,好吃!再煮上酸辣粉,喝上一碗,全身都冒着热气。  <BR> &nbsp;&nbsp;&nbsp;&nbsp;过山风同学习惯性地开始采访“小伙子们,对今天的中餐有什么感想啊?”  <BR> &nbsp;&nbsp;&nbsp;&nbsp;“没吃饱!”  <BR> &nbsp;&nbsp;&nbsp;&nbsp;嘿嘿嘿。  <BR> &nbsp;&nbsp;&nbsp;&nbsp;“今天吃的东西是我们一辈子都没吃过的”  <BR> &nbsp;&nbsp;&nbsp;&nbsp;哈哈哈。  <BR> &nbsp;&nbsp;&nbsp;&nbsp;听得我非常不好意思,很想再煮些面给他们吃。可还有几天的行程,现在也不能太久停留,对前方的路还不明确。必须抢时间到达那条接近马鞍山的路和大河。14:20再次出发前,每人给了3颗糖。  <BR> &nbsp;&nbsp;&nbsp;&nbsp;在林中穿行了没多久,就上到了明显的山路上,15:00终于到了正确的大河,豁然开阔了很多。这个由两条山涧汇成的河是西水的源头。这个高度已经没有了雾气,四周群山起伏。坐在溪旁的一块沙滩上享受着跋涉后的阳光!  <BR> &nbsp;&nbsp;&nbsp;&nbsp;“这果子很甜”一路上没说一句话的盘金松,递过来一串红彤彤的野果。我的泪花在眼眶转悠,7个小时的艰苦与共。很舍不得这几个孩子的离去。可时间已经不早了,他们也必须在夜幕降临时返回到工棚。由于这是他们离开自己劳作的竹林第一次到这么远的地方,走的也是从来没走过的路。我们叮嘱着沿着路走就可以到达林场。我开玩笑地说到“要不你们就沿原路返回”他们纷纷摇头“再也不走那条路了”。可感觉到他们的疲倦,最主要是没能吃饱。他们平日里上午砍一趟竹子,回工棚做饭能吃上一斤,下午再砍一趟。  <BR> &nbsp;&nbsp;&nbsp;&nbsp;我歉意的每人给了一块压缩饼干,当塞上30元钱时,他们推脱了一番。说是给的误工费,他们接受了,飞奔上路很礼貌地喊着“你们一路小心!”到现在少年们的真挚言语,还在我脑际闪烁。  <BR> &nbsp;&nbsp;&nbsp;&nbsp;第四日因为他们而精彩!  <BR>  <BR> 第4日:  <BR> 行程:10.88公里  <BR> 上升:709米  <BR> 下降:937米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五岭穿越】之萌渚岭

十月五日:兵分两路  <BR>  <BR> &nbsp;&nbsp;&nbsp;&nbsp;营地是个暖炕,舒适得不想起床。林间各种怪异的鸟叫声,有象磨牙的,有象吹口哨的。。。终究将我从梦乡中拽醒!  <BR>  <BR> &nbsp;&nbsp;&nbsp;&nbsp;睁开眼看着熟睡的水牛,额头还有一抹碳黑,是昨日生火的印记。一夜温暖的营地可是75分钟的辛苦换来的。昨天17:00我们到达了接近上马鞍山防火带的山谷,此处水源充足,有伐木人留下的很多木屑,还有曾经燃烧和未燃烧过的木段。我们就地扎营,朝周围的两条路探明明日的方向后天色渐晚。17:45过客掏出与三少年告别时要来的生火辅助东西--好象就是一块沥青片,很有信心地重复着他们的生火程序:点着沥青片引燃枯叶,枯叶“哧哧”几声后灭了,柴堆依然冰冷地屹立着,几经重复还是以失败告终。我想着少年们生火的神速,相信很快就会有篝火了,就懒得去加裤子。进入黑夜的山林更凉了,水牛和过山风又重新将柴堆搭建,合理地配上易燃的木屑枯枝。用炉头放在架空的柴堆中引燃,“哗哗”火焰高涨,撤走炉头,忽悠着在几缕黑烟中我们再次落入黑暗。  <BR>  <BR> &nbsp;&nbsp;&nbsp;&nbsp;还是去加条长裤吧,别冻坏了还有几天路要走的腿!肚子也在造反,我们开始打灯做饭。留下倔强的水牛对着柴堆发起一番番进攻:趴在地上耐心地点着引燃体,然后噘着嘴巴轻柔地吹着。见火势起来,均匀持续地送气。吹累了,拿来地图当吹火筒,很奇怪效果就是没有直接吹的好。为了保持火堆的稳定燃烧,水牛顶着烟熏坚持用嘴吹气。  <BR> &nbsp;&nbsp;&nbsp;&nbsp;19:00火终于熊熊燃烧起来,我们喝着奶茶唆着面条沉醉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刻!听着过山风GG的人生哲理课,一阵阵的笑声回荡在山谷。被烈火烤得快熟时,拨开柴堆,将热炭推平踩入泥里,铺好捡来的“地席”。22:30我们享受着温暖入睡!  <BR>  <BR> &nbsp;&nbsp;&nbsp;&nbsp;也许知道这以后进入了防火带的线路,不再需要探路,心身随之轻松了不少。虽然醒了,躺在帐篷里滚来滚去就是没滚出来。过山风早早地上到伐木带调嗓子,竟然还有姑娘和他对山歌。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我们终于爬出了帐篷。  <BR> &nbsp;&nbsp;&nbsp;&nbsp;10:10我们终于在过山风GG南腔北调的说笑中出发了!  <BR>  <BR> &nbsp;&nbsp;&nbsp;&nbsp;走了十分钟就上到了防火带,回头寻找我们来时的路,已成绿色一片。上马鞍山顶的路非常陡峭,路上基本上是松散的沙石,不易抓地。走路旁的矮草地要轻松不少。我几步一回头地流连着身后的景致:昨日我们完全被云雾覆盖在密林之中,此刻却跳上了云梢。层层的云海偎依着四周的山壁,在阳光的普照中逐渐淡却那份亲昵。  <BR> &nbsp;&nbsp;&nbsp;&nbsp;左前方的一座山峰在云雾中忽隐忽现,始终遮不住她那秀丽端庄的轮廓。由于她的独特气质,一路都认准是我们此行的最高峰。她身着赭黄的岩石大摆裙,腰身以下有各种造型的盆景装饰,胸前层层镶嵌着金色草编。为了看清她的面容,我加快了脚步。  <BR> &nbsp;&nbsp;&nbsp;&nbsp;午餐时分终于接近了她那娇美的面颊,流畅惊艳的一整块深黄色岩壁瀑布般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每一步的迈进,山体都有着不一样的姿态,猎奇的心理不断牵引着我们前进!迂回地下到山谷,绕着山腰终于上到了山顶,GPS却显示这里的海拔只有1750米:差了近一百米。山顶起了大雾,能见度只有30米,看不到主峰的方向。  <BR>  <BR> &nbsp;&nbsp;&nbsp;&nbsp;再美的山头也不能久留,脚下的路还很长!继续沿着山脊向前,通过了几乎是一整块大石的山峰,背着大包侧身踩着一点点凸出的岩槽垂直下降。听着包被摩擦的“吱吱”声,冷静地控制重心,一定要贴紧岩壁。雾气飘然来去,隐约中看到了不远处的巨大山体,真正的主峰。  <BR> &nbsp;&nbsp;&nbsp;&nbsp;山坡倾泻着随风荡漾的草甸,散发着蒜的清香。寻找着气息的来源,是那象韭菜花茎的一种植物发出。一根茎上伸展了十几根花枝,每根枝上盛开着一朵紫色小花。每一朵有六片细细长形的花瓣,六条蜜蜂触角般的花蕊,蕊顶跳跃着一点鹅黄花粉,整体秀气玲珑,绿紫黄搭配得恰倒好处!十几朵小花簇拥在一根枝上,零星散落于草丛之中,象那亭亭玉立的紫色精灵。是这一路见到的最美丽的花朵!  <BR>  <BR> &nbsp;&nbsp;&nbsp;&nbsp;14:00马鞍山展开他那美丽的花地毯迎接着我们,1842M!在萌渚岭的主峰相遇了江华教委一行六人,他们热情介绍从山顶下到江华大冲卡的小路,据说沿途风光可以与张家界媲美。老过和小过被迷住了,心动地与之同行。  <BR>  <BR> &nbsp;&nbsp;&nbsp;&nbsp;14:40我们告别了队伍,直下防火带,奔向姑婆山!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路,就象是海岸线。沙石的路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礁石”(黑色的,很象),左右是绿色的海洋,一望无垠。有的黑岩石拦路虎一般盘踞整个路面,只有顺从地绕到“绿池中涉水”而过。有的岩石窄窄的延伸,两侧没有着脚点,这时要象个杂技演员走钢丝般地摇晃下去。  <BR>  <BR> 一直在1600米的海拔上穿越。视野广阔,四周的山脉一览无遗,没有尽头。回首远处的山马塘顶,就像一个大元宝,对称的双肩中间是主峰;而前方右侧的姑婆山,却是那样的冷峻,傲世而独立。 远远近近的山坡都分散了不少的黑岩石,是这段山脉的一大特征。回头见“老小过”离开“海岸线”,与六人队伍横切到了下往大冲卡的山腰。顺着他们走的路线望去,那边的景色很美--山中大自然鬼斧神工修剪各态的松树在阳光中熠熠生辉!我们坐在路旁,看着身影即将消失在视野中的队友,大声喊着“保重”!嚼着过客省了一路未吃的牛肉干,浑身精神抖擞,做了最后的挥手告别,彻彻底底进入了两人行。  <BR>  <BR> &nbsp;&nbsp;&nbsp;&nbsp;防火带主要就是参差的大石和松软的沙土,一些低洼的地方已经长起了灌木和小竹丛。站在小山包上,能清晰地看到防火带的蜿蜒走向,很多时候需要靠这个来辨明道路。防火带没有水源,每到一处山谷地带,竹林中的水沟都是很久无水的痕迹。早餐后只喝了一杯炼乳冲的牛奶,但也不可能停下来做吃的.啃几口过客塞在包中的巧克力,不停地在大石上跳跃。快日落了,开始留意营地,今日的水已经快喝光了,最重要的是要找水。  <BR> &nbsp;&nbsp;&nbsp;&nbsp;18:30月牙儿在日落后披着夕阳的色彩呈现那短暂的光辉。已经看不到防火带的方向,带着头灯继续前行。路越走越窄,完全不象在防火带上,倒像是水流冲出的沟壑。没走过的地方尽量不要走夜路,防火带也有走错的可能。  <BR>  <BR> &nbsp;&nbsp;&nbsp;&nbsp;黑暗中的山只有静静的黑,虽然满天的繁星在闪烁。原路返回到一平整处扎营:一棵大树固定着一块巨大的岩石,倒也去处了碎石滚落的担忧。取水要下到30多米的竹林里。竹林小水沟的水是丝丝地流着,无法直接取到。水牛开始挖泥筑水坝,水流过囤积在小坝里,等待澄清。用小杯舀起灌了3升,依然有些泥沙。  <BR> &nbsp;&nbsp;&nbsp;&nbsp;水牛吃得不多,让我独享着食物却少了些什么。不由想起过客的大肚,原来少了抢食的乐趣!坐在松软的落叶上,每次的移动都发出“沙沙”的声音。使我想起了那天的毒蛇,我警惕起来。正好头灯所指的石头旁,有一条很象蛇状的树根。我用石头丢去,没动静,再扔一颗没反应。绕到石头后看仔细,的确是树根。不敢多在外停留,赶快进帐篷!  <BR>  <BR> &nbsp;&nbsp;&nbsp;&nbsp;我们是在哪里走错了呢?想必天亮就会知晓。明天预计完成穿越,姑婆山,你是否在静静地等待我们的到来?  <BR>  <BR> 第5日:  <BR> 行程:9.95公里  <BR> 上升:1352米  <BR> 下降:1144米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五岭穿越】之萌渚岭

十月六日:登顶姑婆山  <BR>  <BR> &nbsp;&nbsp;&nbsp;&nbsp;晨曦中的帐篷通透的红亮,明晃晃地拨开我惺睡的眼。这一夜的营地是几日来最平整最宽敞的!将昨日未吃完的粉丝回了下锅,感觉就象饱了。水囤积了一晚,不便直接饮用,各自烧开了500毫升。从地图上看前方应该有补水处。8:40两人的脚步继续向姑婆山迈进。  <BR>  <BR> &nbsp;&nbsp;&nbsp;&nbsp;防火带听似枯燥,可马鞍山到姑婆山的防火带就象是位爱美的姑娘,不断变换着那些漂亮的衣裳,丰富着你的眼球,增添不少行走的乐趣!而且还会俏皮地和你玩捉迷藏。上到昨晚在黑暗中走岔的地方,原来这一段的路隐入了灌木丛中,望着远处山脊的防火带就知道了方向。可在一抹漆黑的夜晚,看着脚下的路选择着不毛之地,便走进了水流冲击形成的“歧途”。  <BR>  <BR> &nbsp;&nbsp;&nbsp;&nbsp;“海岸线”伴同着昨日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今日呈现在你眼前的是更多的色彩。有的地段是纯粹光光的碎石和细沙,坡度60度以上,走起来滑滑的,土质的疏松很容易跌倒。在这跌倒还不打紧,可进入有的地带就千万别倒下,要有很好的平衡性能:山谷地带的路段由于竹子很茂盛,山民经常会将其砍掉,路上遍布竹茬,如果你摔倒了,不是满天星洒落脸庞,就是屁屁成漏斗。  <BR>  <BR> &nbsp;&nbsp;&nbsp;&nbsp;有的路段的石头非常地均匀,堆积成一沟沟的。就象是碎石机加工而出,放发着柔和的暗红。有的路段却是树根的聚集地:大小动脉,毛细血管般的盘踞着路面。稀稀疏疏有几棵上了年纪的大树,爬满的苔藓象老年斑一般更显苍老,没有树叶的枝干参差不齐地倔傲蓝天。在这伐木成疯的年代,竟然有这般口径的大树屹立在防火带上、竹林中。这种我叫不出名的大树,应该是属于“不材之木”的行列,可它笑傲山中,开心的活着!有着生命的价值,同时为养它的山以回报,稳固路基以防水土流失。自然中的一切与人类那般的息息相通--有钱人要雇着保镖以免绑架,那么多的担忧防范失去了自由的乐趣;做为一介平民虽然少却了许多物资的享受,但自由行走着。精神的富足,健康的体魄成为共同的追求。社会的影暗面会随之亮化不少吧!  <BR>  <BR> &nbsp;&nbsp;&nbsp;&nbsp;“卟哧,卟哧”,阵阵的蝗虫提醒着我专心行走。杂草丛生的路段是昆虫的乐园,见到一只很漂亮的蝴蝶。靠近也不起飞,那就接触一下罗。伸手逮住的瞬间,我尖叫着甩开,它却顺势飞上了竹梢。动物的自我保护还挺奏效,在我抓住它时,它的嘴部吐出一坨青黄的浓状物,让我条件反射般地送走了它。环保的提示很前瞻,除了回忆千万不要带走山中的一点一滴。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11:10到达这一段线路的最低点,海拔1100M,如预计一样,竹林中有水。水依然是细细地流着,但很清澈,比昨日的大些。水牛劈开了一段竹子引水入容器,终于可以尽情喝水了。补充完一块压缩饼干,时间就过了一小时。看着昨日水牛指给我看的“姑婆山”就在眼前。可现在才明白原来昨日一直在右边相伴我走来,我认为是另外一条山脉的最高峰那才是我们的方向。现在已经很清楚的看到了姑婆山原来就是她,在我的右前方微笑着“你昨天说不可能是我,看我太远了吧。水牛同学用心良苦啊,给一个近点的目标先到达。”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站在山头,看着通往主峰的道路,也就再上下两个大山头,六个小点的吗。回头看来的方向已经找不到马鞍山的影子,剩下的路相对而言不算什么。在自我鼓舞中跋涉着,12:40终于见到了自昨日告别后的第一个人,是个砍竹子的老伯。他告诉我们上姑婆山和进森林公园不是一条路,上到主峰后要不就原路折回可以到公园,要不就下到了另一面的村庄。这可是我最不希望的,我想又上顶又很顺势的下到公园。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13:00到达界碑:湖南广西28,国务院1996年。我的脚步停住了,因为这里有一条小路横穿而过,往左就可以进入公园。我想要去公园。我还立定着看着公园的方向,水牛已经上了湖南侧的山路。那是两条接近90度的沙瀑防火带,在我的犹豫中,他已经越过了沙瀑,坐在为了开矿而改良的一段可以通上车的防火带上。我还能有什么杂念呢,目标就是山顶。迅速扫一眼界碑然后跟了上去!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这段路两旁的竹林里砍竹人不少,还有骑着摩托车来砍运下山的。看情形竹林也是分配好了的,海拔高点的竹林一天下来的效益比低处的要差不少。还没过界碑时和一砍竹少年攀谈,他说由于要拖下山,要费时费力些,他一天只砍两捆。一捆大概60多根,每根可以买一角钱。这样算下来最低收入也有12元。现在下到此见竹捆要大,捆数要多,应该不低于50元一天。  <BR> &nbsp;&nbsp;&nbsp;&nbsp;见到摩托车真想让他们送一段。可刚有这想法,前方路左出现了新的防火带,土路向右行。询问砍竹人,告之“去姑婆山要走防火带,走土路是去河边,虽然也可以上姑婆山,但要走溪谷”。上防火道就不可能坐摩托车了,此行注定不能偷懒。“那上姑婆山需要多久呢?”老乡回答“不知道,我们没去过。没什么事,上那里干吗?”  <BR>  <BR> &nbsp;&nbsp;&nbsp;&nbsp;这以后的路,海拔随着一个接一个的山头增高着。有两座山生长着清一色的茅草,我们穿行在其中,茅草絮随风轻抚着我们开始饥饿的身躯。透过茅草见到的天空湛蓝湛蓝的,一丝云彩都没有。偶尔会有一只嘴又长又尖的鸟在我们的脚步声中从林间飞窜而起,看着那肥嘟嘟的身段就想咬一口。看样子是饿极了!找一块大石夹缝的阴凉再啃一块压缩饼干,朝着太阳走去。  <BR> &nbsp;&nbsp;&nbsp;&nbsp;左边的姑婆山上,太阳挂在山的右上方。16:00离山顶还有300米,不能确认山顶是否有营地。水牛在登顶之前不停的标记平地,以作不时之需。发短信给过客确认,可一直没见回音。今天就上到顶吧,正好上去看落日。一只老鹰在天空扑扇几下翅膀,优美地滑行着!接近山顶的树木越来越茂盛,大树将太阳的光芒分割成一屡屡一段段,明明暗暗的照在身上。听到了伐树的声音,也很习惯了。有树伐树,有竹砍竹,这是一路的生计。  <BR>  <BR> &nbsp;&nbsp;&nbsp;&nbsp;通往山顶的防火带隐进竹林,我们潜入钻行了几分钟就上到了一条刚开好的泥路。土松松的,整理得很平整。路基旁有刚锯伐的树根,带着木屑。原来伐木声是在开路。带着疑问沿着路上行,拐了个弯见到两老乡在打磨石头。是姑婆山森林公园在扩建,将山顶圈入公园内。我们离顶只有100米了,这100米全是就地炸开的石头堆砌在刚开出的路上。看着石头上的那些风钻眼,昨日一路听到的爆炸声就源自这里。  <BR>  <BR> &nbsp;&nbsp;&nbsp;&nbsp;17:50上到山顶,是修砌整齐的石块路,两边还镶好了水泥边。虽然这些石梯要比山路好走,但总觉得好别扭。特别是在山顶看完全修好了的下山路---就象在山脊划上一条深深的伤口长出的伤疤。庆幸的是不用走回头路就可以下到公园了。真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幸亏昨日没受那老伯所言的影响,而直接进入公园。  <BR>  <BR> &nbsp;&nbsp;&nbsp;&nbsp;日落后的整个天穹一圈的七彩,七彩之下是越接近地球颜色越深的橘红。飞鸟在这梦幻里归巢,就象是《魔戒》中的精灵王国。  <BR>  <BR> &nbsp;&nbsp;&nbsp;&nbsp;看到下山路上有10几个人在山脊路上修亭子。在远处一路都在谈着那棵树好象亭子哦,走近一看原来是象树的亭子。在日落前我们要找到营地。在山顶的大石旁水牛看到一块很平的地,面积也颇大,的确是好营地。越过草丛才看见全貌,原来是一墓。赶紧说“打扰打扰”,对着这墓鞠了三躬。此地靠山朝水,风水极好,远处山间的水库波光鳞鳞,近处山体是壮观大石。  <BR> &nbsp;&nbsp;&nbsp;&nbsp;墓碑中间为“唐皇后裔文林公五位,文翰六十一世孙二十二位,文仁六十二世孙四十三位,文如六十三世孙六十八位永增,六十四世孙二十三位永添福贵六十五。。永发,六十六。。永兴”,最右最左为“老祖功勋影世后,前人德高照宗裔”。将其记下还待解释!  <BR>  <BR> &nbsp;&nbsp;&nbsp;&nbsp;下到离山顶200多台阶的地方有个还未建好的亭子。在旁边有块较平整的地方,是为了修亭子而将竹林砍掉了一片。我们恰巧来独享了这不可再重现的一刻,只是很可惜将相机弄坏了,遗憾没有记录下姑婆山被蹂躏的过程。  <BR> &nbsp;&nbsp;&nbsp;&nbsp;水牛一天就吃了块压缩饼干,已经快接近饿晕倒了。坚持着平整营地竹根,搭建帐篷。我赶紧下粉丝面,煮了两碗,水牛终于吃饱了。这时已经是繁星满天,朝霞色的月牙变成银色,然后也落下了。仰望着汹涌的银河,感叹王母娘娘的残酷--将牛郎和织女相隔在银河的最宽处。  <BR>  <BR> &nbsp;&nbsp;&nbsp;&nbsp;询问帐篷中的水牛,看天空的方位是否按常规方式。回答只有那熟睡的酣声,的确是走累了!  <BR>  <BR> &nbsp;&nbsp;&nbsp;&nbsp;睡吧!明天尽情逛国家森林公园!!  <BR>  <BR> 第6日:  <BR> 行程:12.91公里  <BR> 上升:1576米  <BR> 下降:1204米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五岭穿越】之萌渚岭

十月七日: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  <BR>  <BR> &nbsp;&nbsp;&nbsp;&nbsp;走石阶,下公园,空山溪水处洗澡更衣;品酒、赏茗、坐电瓶车,都是免费的。  <BR>  <BR> 第7日:  <BR> 行程:6.83公里  <BR> 上升:113米  <BR> 下降:1158米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五岭穿越】之萌渚岭

行程简单记录 <BR> 过客 <BR>  <BR> 第一日(晴)  <BR> 深圳—贺州—里松—老屋冲岔路口—竹林宿营地。  <BR> 由岔路口右转,绕过输水管,沿溪边小路上行,途中一小桥前路有分岔但最后汇合,前行遇“三条岔路……下面两条路汇合成一条,当下决定走下面那条靠近溪水的,后来分析,上面的那条路应该是正确的山路。”  <BR> 午餐后,沿溪边依稀可辨小路前行,路迹消失,溯溪,离开溪谷在竹林中穿梭,宿营于竹林中的溪水边。  <BR>  <BR> 第二日(晴)  <BR> 竹林宿营地—“三宝顶”—大瓮坪林场——红明村。  <BR> 离开营地,上到山脊,根据GPS显示回到正确的线路上,翻过“三宝顶”后到达大瓮坪林场,有一幢废弃的房子,伐木人在溪水边搭了工棚。  <BR> 在山上多次寻路未果后,沿可以行车的土路准备经由大黎转往红明村,途中幸得山民指点,翻山越河,找到有人正在脱谷的稻田,循路直上红明村,经了解,夜宿村长家。  <BR>  <BR> 第三日(大雾)  <BR> 红明村—山马塘顶—土路宿营地。  <BR> 村长带路上山马塘顶,大雾弥漫无法识别远方的山脉,后发现行进方向与GPS不符,转入竹林,在树林和山腰的小路上穿行,最后走到从流车源村修到山上的土路。  <BR> 多次寻路未果,在土路避风处宿营。  <BR>  <BR> 第四日(大雾)  <BR> 土路宿营地—河路交汇处—溪涧宿营地。  <BR> 地图上,流车源至瓦窑寨的山路和河流的交汇处是一个重要的地标。一早遇上3个砍竹子的瑶族少年,但没走过通往广西的山路,带错了地方,后根据GPS指示开路硬穿到交汇处,这条河汇聚了3条溪水。  <BR> 继续南行,有三四处路口要沿溪水上行数米寻找,一个多小时后到达溪涧宿营地,此处与前往马鞍山的防火带相隔百十米。  <BR>  <BR> 第五日(雾转晴)  <BR> 溪涧宿营地—马鞍山—“春头源”水电站。  <BR> 防火道西行上马鞍山,山形多为峭壁,一路看到最漂亮的山体。登顶马鞍山后,遇到湖南江华教育局来爬山的6位同志。  <BR> 我和老过体力消耗很大,放弃姑婆顶,carabao和ruirui继续。和江华的同志一起下山,山凹有一废弃的盘王古庙,沿途深谷绝壁,与上山那段可并称最美的风景。天黑后下到“春头源”水电站,被教育局同志安排好的摩托车接到河路口镇,宿和平酒店。(改了几个字,中间那句话终于不乱码了)  <BR>  <BR> 第六日(晴)  <BR> 河路口镇,盘王庙、仙姑岩。  <BR> FB的一日,食必有肉、行必有车。逛庙钻洞、洗衣睡觉。  <BR> 当晚,转车贺州,返深圳。  <BR>  <BR> “山马塘顶—马鞍山—姑婆顶穿越”线路建议  <BR> 此线路穿越熟悉路的情况下,时间可控制在4天左右。  <BR> 第1天:抵达红明村。  <BR> 红明村:海拔1110米左右,贺州第一高、广西第三高的山村,21或22户、百余瑶民;背倚山马塘顶,农田散落山间,漫步于山顶、溪涧、山径,感觉都很舒服;水电、电话和土路三通一平。  <BR> 前往方式如下:  <BR> 1、贺州—开山(中巴,需5个小时左右)—红明(摩托车,20公里)  <BR> 2、贺州—里松(中巴,需50分钟)—老屋冲岔路口(摩托车,8公里)—红明(徒步,6小时或更短)  <BR>  <BR> 第2天:上山马塘顶,穿越至马鞍山附近。  <BR> 红明村—山马塘顶:  <BR> 山路明显,负重2小时上顶。  <BR> 山马塘顶—马鞍山:  <BR> 1、山脊。部分小路部分防火带,我们没有走,判断可行,时间路线不明。  <BR> 2、山间小路,如图示。由山马塘顶西行至3日营地,有小路,建议请村长做向导;然后向南找到灰线代表的山路,我们没有找到,后来开路硬穿到山路和溪水会合处;南行至防火道,沿防火道西行上马鞍山。  <BR>  <BR> 第3天;上马鞍山,穿越至姑婆顶附近。  <BR> 马鞍山—姑婆顶:  <BR> 1、山脊防火道。路线明显,如图示,carabao和ruirui负重走了12个小时左右(一天半)。  <BR> 2、山间小路。地图显示有小路可以连接,没走过,待考。  <BR>  <BR> 第4天:上姑婆顶,下公园。  <BR>  <BR> 注意事项:  <BR> 1、竹林、溪涧有毒蛇、蚂蝗出没。  <BR> 2、此线路如果不是全程山脊防火道,走山间小路建议请向导,需确保向导熟悉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5-3 04:39 , Processed in 0.1249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